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全省累计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超百个!

全省累计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超百个

时间:2025-07-02 10:40:02 来源:实证派 作者:综合 阅读:963次

  初夏时节,珠海市桂山蜘洲岛海域阳光明媚,偶尔吹来的海风带来一丝凉意。“格盛1号”智慧型桁架式深远海养殖平台刚成功完成1/8产能试养,收获10万斤刺身级章红鱼,再次批量投放10—15厘米章红鱼苗4万余尾。

  “我们今年将进一步扩大产能,按计划开展新一季1/2产能试养,持续做强格盛章红品牌。”珠海格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兵表示,“格盛1号”将持续推进重力式网箱与桁架式平台接力养殖、新型海洋牧场装备与现代养殖技术的有效融合,逐步实现深远海养殖安全、环保、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耕海牧渔,向海图强。2023年以来,广东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全链条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实现新突破,装备创新迈上新台阶,产业布局展现新风采,在做好“海”的文章上取得了切实成效,为全力打造海洋强省注入新动能。

  海水种业不断突破创新

  走进位于惠州大亚湾的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中心,良种繁育车间的养殖池中,一尾尾鱼苗闪动着丝丝蓝光,灵活摆动,成群畅游。工程师忙着监测水质,为鱼苗称重,观察鱼苗的生长状况。

  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我国首个石斑鱼新品种,也是广东目前唯一的海水鱼类新品种“虎龙杂交斑”。随着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加快推进,近年来,各种突破接连不断:黄金鲹人工繁殖成功,实现工厂化大规模育苗、率先实现蓝圆鲹人工繁育。

  “这些项目取得新进展,为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将助力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海洋渔业中心试验基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吴锦辉说。

  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2023年以来,广东重点发力海水种业,培育出金鲳鱼新品系“鲳丰1号”,在全国率先突破硇洲族大黄鱼、黄金鲹、章红、黄唇鱼、蓝圆鲹人工繁育技术,潮州饶平海鲈实现省内全流程人工繁育,填补了省内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4月初,湛江2家硇洲族大黄鱼原种场通过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验收,获批省级水产原种场,实现了湛江省级以上鱼类良(原)种场“零的突破”,也标志着硇洲族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这背后是广东围绕海水种业的不断创新和突破: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创新科技攻关模式,汇聚全国种业创新资源,搭建“拎包入住”式种业创新与共享平台,积极营造“东西南北中,创新在广东”的浓厚氛围,以“业主制”“赛马制”为导向,汇聚全国63个优秀海水育种团队,针对28个适养品种进行产业技术攻关。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松林所说,广东谋划推出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创制开放式联合科研攻关模式,汇聚国内顶尖海水育种力量,开展海水种业攻关,这是新质生产力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生动实践。

  如今,作为全国水产苗种生产中心和南苗北运的核心区,广东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持续丰富,新兴产业空间不断拓展,在深远海养殖鱼种储备上已跃居全国首位,水产苗种具有领先优势,年产量超1.3万亿尾,稳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水鱼苗占全国超四成,虾苗约占全国1/3。

  全省海洋牧场装备迎来大发展

  养殖海工装备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关键。

  5月底,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田南村,威立雅海洋环境工业(广东)有限公司基地一片热火朝天,长逾155米、高如9层楼的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崖门水道成功下水。

  “‘湾区伶仃’号主要有船体结构创新、自主航行游牧、全程智能养殖、渔旅业态融合四大核心特点。”项目总工程师黄晨光表示,接下来将坚持高标准冲刺工船后续舾装任务和调试工作,争取尽快交付、投入使用。

  “湾区伶仃”号养殖工船,装备创新引领全国。随着广东加力提速建设全链条现代化海洋牧场,全省海洋牧场装备迎来大发展,2023年以来,全省新建成1500余个重力式深水网箱、10多个桁架类网箱。目前,已累计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居全国第一;桁架类网箱居全国第三。

  风渔融合、渔旅融合技术全国领先,“明渔1号”全球首台导管架风机网箱一体化风渔融合装备样机,最高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侵袭,在全球首次实现绿电一体化直供养殖的低碳渔业模式。全国首台具备升降功能的桁架类网箱“联塑L001”号和全国最大具备升降功能的智能化桁架类网箱“湛农1号”,经受住17级“摩羯”台风考验。

  更为惊喜的是,在深远海养殖装备制造方面,广东在满足本省需求的同时,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经辐射全国主要沿海省份,设计生产的智能型桁架类网箱已在山东、福建、海南、香港等地广泛应用。

  形成海洋牧场完整产业链

  今年“五一”期间,潮州市饶平县汛洲岛、西澳岛等滨海景区成为游客争相奔赴的“诗与远方”。在这里,游客赏海景、吃海鲜,尽情享受大海带来的馈赠。

  依托533平方公里海域资源和136公里海岸线禀赋,饶平县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产业升级为抓手、三产融合为突破,探索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路子。2024年,全县渔业总产值约59亿元(含育苗业产值)。

  不仅仅是饶平,近年来,广东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在江门、潮州开展海上养殖生态转型试点,推进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改造传统“木质+白色泡沫浮球”渔排,推广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型高密度塑胶渔排,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随着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深入推进,2024年我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76.83万吨,同比增长5.47%,增速再创10年新高,其中海水鱼养殖产量达97.54万吨、同比增长达7.93%,占全国产量近一半,代表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深水网箱养殖产量、工厂化养殖产量实现3年翻一番,带动了渔业提质增效、渔民增收致富,促进广东沿海各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2023年以来,全省累计开工项目超百个,形成种业培育、饲料加工、装备制造、精深加工、设施化养殖、公共服务、文旅休闲的完整产业链,为建设海洋强省打造“海上新广东”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黄进 彭琳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虐猫考生被录用引争议 官方紧急叫停近日,一则关于虐猫考生被事业单位录用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该考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虐待动物的视频,其行为遭到网友强烈谴责事发后,当地人社部门迅速介入调查,经核实确认该考生确实存在虐猫行为,最终决定取消其录用资格多位法律专家表示,事业单位招考不仅考察应试者的专业能力,更注重其道德品行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应聘者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此次事件中,涉事考生的虐猫行为明显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符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动物保护组织爱心联盟负责人指出,近年来虐待动物事件频发,暴露出部分年轻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道德缺失该组织呼吁相关部门在招考过程中加强对应聘者品德的考察,同时建议尽快推动《反虐待动物法》的立法进程
  • 英国斯佩伯爵号军舰穿越台海水域,我东部战区海军部队表示将采取果断措施应对任何形式的军事挑衅行为
  • 南方强降雨持续 夏至后南北方都将有高温天气
  • 东莞某区计划推出购房落户激励措施,符合条件家庭可获得万元补贴
  • 145亿元巨无霸项目落地 广州南沙海洋经济发展迎多重叠加利好
  • “龙眼CP”大揭秘!这些绝妙组合美味又养生
  • 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公布:6月份1年期和5年期LPR均未调整
  • 湖南迅速应对澧水堤防管涌险情 防汛形势总体平稳
最新内容
推荐内容
  • 省委书记省长巡馆中博会,传递一个重要信号
  • 将全面实现国产化!从中星9C卫星看我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发展
  • G7操弄涉华议题攻击抹黑中国……我使馆:坚决反对
  • 伊朗外交部召开记者会,谴责美方应对袭击事件承担全部责任
  • 合肥公交司机车上“捡”了个4岁娃
  • 广东这两场成功避险转移背后,有两个细节不能忽视
热点内容